柑橘疮痂病为害幼果了,试试新型叶面肥料吧!
柑橘疮痂病属于真菌型病害,是柑橘种植中的的主要病害之一,在各地均有发生,易导致果实畸形,减少收成,降低果农收益,可以用新型叶面肥料“信号施康乐”进行预防。
柑橘疮痂病病害症状
疮痂病主要为害柑橘新梢幼果,也可为害花萼和花瓣。
叶片:初期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圆形小斑点,逐渐扩大,颜色变为蜡黄色,后病斑木质化而凸起,多向叶背面突出而叶面凹陷,叶背面部位突起呈圆锥形的疮痂,似牛角或漏斗状,表面粗糙。新梢叶片受害严重的早期脱落。天气潮湿时病斑顶部有一层灰色霉状物。有时很多病斑集合在一起,使叶片畸形扭曲。
新梢:受害症状与叶片基本相同,但突出部位不如叶片明显,枝梢变短而小、扭曲。
花瓣:受害很快脱落。
幼果:在谢花后不久即可发病,受害的幼果,初生褐色小斑,后扩大在果皮上形成黄褐色圆锥形,木质化的瘤状突起。严重受害的幼果,病斑密布,引起早期落果。受害较轻的幼果,多数发育不良,表面粗糙,果小、味酸、皮厚,或成为畸形果。 空气湿度大时,病斑表面能长出粉红色的分生孢子盘。
柑橘疮痂病病原特征
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痂囊菌属真菌类的柑橘痂圆孢菌[Sphacelomafawcettii Jenk.] ,其无性阶段称为柑桔痂圆孢菌[Elsinoe fawcetti]。有性阶段在我国尚未发现。
柑橘疮痂病传播途径
疮痂病菌以菌丝体在患病组织内越冬。第二年春季,当气温回升到15℃以上,并为阴雨高湿的天气时,老病斑上即可产生分生孢子,并借助水滴和风力传播到幼嫩组织上,萌发后侵入。潜育期10天左右。新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。
柑橘疮痂病发病条件
不同柑橘类型和品种的抗病性差异很大,一般宽皮柑橘和柠檬类比较容易感病,杂柑和柚类次之,甜橙类则很抗病。在我国栽培的柑橘品种中,最易感病的有温州蜜柑、早橘、本地早、南丰蜜橘、福橘、衢橘、乳橘、柠檬、柠檬及天草等;其次是椪柑、蕉柑、枸头橙、小红橙等;比较抗病的有柚类、梗橘和大多数杂柑类品种;甜橙类品种在我国表现高度抗病。但在阿根廷、美国等地已发现另一种疮痂病菌和新的生物型,可使甜橙类品种严重发病。
疮痂病菌只侵染感病品种的幼嫩组织,初抽出来的新梢幼叶尚未展开前及刚落花后的幼果最易感病,随着组织的老熟,感病性也随之下降。
疮痂病的发生流行的决定性的影响有温度和湿度。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5~30℃,最适为20~28℃。在浙江等橘区,疮痂病以对幼果的为害最重,春梢的发病情况在不同年份间有很大差异。温度偏低是限制春梢发病程度的关键因素。
柑橘疮痂病预防方法
田间管理
剪除病梢病叶。冬季和早春结合修剪,剪除病枝病叶,春梢发病后也及时剪除病梢。
实施检疫。新开柑橘园要采用无病苗木,防止病菌带入。另外,也要防止国外新的疮痂病菌种类和生物型传入国内。
药剂预防
新梢初期,叶面喷施800倍液新型叶面肥料“信号施康乐”1次,可以促进新梢萌发,抽梢整齐,花器发育,预防黄龙病、炭疽病、疮痂病等病害发生;
初花期,叶面喷施800倍液新型叶面肥料“信号施康乐”1次,可以促进花芽分化,提升授粉质量,提高后期坐果率高,预防黄龙病、炭疽病、疮痂病等病害发生;
幼果期,叶面喷施800倍液新型叶面肥料“信号施康乐”1次,提供果实生长所需营养元素,提升植株体内营养元素运输效率,并减少病果、僵果发生,预防黄龙病、炭疽病、疮痂病等病害发生;
膨果期,叶面喷施800倍液新型叶面肥料“信号施康乐”1次,促进果实内干物质生成,提升单果重量和品质,并是果实耐储运。
海博氏企业店铺(点击进入):https://haibos.taobao.com
植物免疫诱抗剂,超敏蛋白,Harpin,蛋白农药,蛋白肥料,生物农药,生物肥料,水溶肥,叶面肥,病虫害防治
不仅专注作物高产,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增强植物免疫能力
公 司 地 址:
(总部商务中心)成都市金牛区金泉路5号
(生产中心)成都市郫县现代工业港(南区)西源大道2459号
咨 询 电 话:028-87810036 13880869997
海博氏官网 :www.haibos.com、www.chaomindanbai.com